与朋友聊天——大宇篇
阅读前提
- 我(bruce, bbruceyuan)和大宇(dayu)是同龄人,大宇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博士,我是一个工作多年的打工人。
- 文章以对话形式表达。但是【对话的前后关系以及原文】有一些润色修改,想突显我对 dayu 印象深刻的点。
独立博客的意义?
bruce: 你怎么看待独立博客这种形式?
dayu: 独立博客,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有趣。因为我们这代人都接触过很多平台,比如QQ空间、人人网、饭否、网易之前的轻博客平台等等,经历了许多平台的衰亡。经历越多,就越期待有一个持久的东西,不会因为外在因素的衰亡而衰亡,能一直陪伴着我。这时,独立博客这个概念就非常吸引人,只要我去维护,只要我还在,我就可以一直维护。只要我愿意去维护,它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多,就像给自己的花园浇花一样,虽然不一定被别人看到,但慢慢生长总会有一些新的缘分和契机,就会有一些新的可能性[1]。这个过程很有趣,比如在一些群里被人认出来,所以博客带给自己的很多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bruce: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小而美:持续经营法则》里面提到,应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对他人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日常分享,比如午餐吃了什么?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dayu: 我觉得分享日常挺好的,甚至我很喜欢看这种分享。我们分享自己的生活,更多是一种记录性的[2]。
未来在何方?
bruce: 你很喜欢《How I Met Your Mother》和《老友记》,为什么?
dayu: 我很羡慕他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犯错,但他们不畏惧犯错的过程。这些主角们都有勇气犯错,然后尝试着去改变。虽然有时候改变不了,但他们有尝试,这个过程其实挺棒的。
bruce: 你提到的这两个剧中的角色都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探索不同的可能性。这是否是欧美和国内的区别呢?国内的人好像非常害怕犯错和尝试新方向。比如在互联网行业,大家都会觉得 GAP 1 年就像给职业宣告了死刑一样。
dayu: 我感觉是的,整个社会氛围两边相差很大。前面几十年国内一直处于上升期,所以很多人的社会印象就是我的人生一直要往前走。这个印象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挺有压力的,因为我们这代人可能很大一部分人都没有办法像过去一代人那样有向前走的机会。而国外美剧,他们恰好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的阶段,他们社会福利好,大家没有那么急剧快速的上升压力,所以感觉挺不一样的。但是我相信我们可能也会到这样一个阶段,只是现在我们可能到不了,但是等我们孩子那一代可能会到那个阶段。
bruce: 是的,我们的教育又希望我们向上走,但社会发展增速放缓导致整体向上走的机会变少了,这样确实会很容易感到痛苦。然后我们还能接触到一些国外的东西,他们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会有更多的试错机会。这就会产生矛盾,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向上走,但又很羡慕国外那种不断试错、体验新生活的状态。
dayu: 没错,就是挺拧巴的。但也许我们不应该抱怨经济下滑或中国整个社会状态的问题,以医药行业为例,从19年开始,医药行业的腾飞就是虚假的。中国没有像国外那样大的药企,也没有大规模规范化临床实验的结构。很多东西是可以被预期的,只是一个泡沫。泡沫破掉后,医药行业就会受到影响。我不提其他行业,只是泡沫破掉了,跟中国的经济放缓和疫情关系不大。它只是到了这个阶段,所以要承担之前泡沫所付出的代价[3]。
bruce: 互联网行业也是类似,现在互联网面临着职位趋向于饱和、跳槽困难、高度的内卷和晋升困难等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dayu: 互联网行业正在向更稳健的方向发展,向平稳过渡,等过渡到一定的时候,可能行业更加规范化,大家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稳定。公司里跳槽的频率相对较高,但大家总能再找到工作。整个生物医药市场和互联网行业都存在这种情况,虽然很多人失去工作,但同时也能找到工作,只是可能与之前的工作差别不大。整个行业仍然缺人,只是在不断换血[4]。
bruce: 那你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dayu: 有两点,一是独立自由的工作节奏,二是健康讨论交流的氛围。这两个东西,一个是我现在有且舒适的,一个是我现在没有且渴望的。工作节奏是我现在有并且觉得挺舒适的。跟相似工作职能和相似科研项目的人的交流和讨论,是我现在和很长期的一段时间很缺乏的。
bruce: 哈哈哈,那祝你在博后的时候能拥有这样的交流氛围[5]~
注释
工作忙成狗了,没想到刚发完如何在字节工作六个月以上且保持一定的心理健康?的我就觉得痛苦的想死了,以至于拖了一个月才开始动笔写这个流水账记录。我真的太喜欢这种气质的人了,让人感到很平静。